光模块的发展趋势:高速率、低功耗、智能化引领变革

  市场规模持续扩张,高速率光模块需求强劲
  近年来,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。2024 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约为 144 亿美元,同比大幅增长 52%,预计到 2029 年有望突破 370 亿美元。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数据中心、电信网络等领域对高速、大容量数据传输的需求不断攀升。特别是在数据中心内部互联中,东西向流量占比大,对高速率光模块的需求尤为突出。
  随着 AI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,数据流量呈爆炸式增长,对光模块速率提出了更高要求。从市场趋势来看,800G 部署正在显著提速,成为当前光模块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。同时,1.6T 产品也开始逐步放量,市场竞争进入新阶段。据统计,2025 年第二季度全球光模块销售额环比增长 10%,主要受益于 800G 以太网光模块需求的带动。此外,LightCounting 预测,2025 年全球以太网光模块市场规模增速仍将保持在 50% 左右,随后五年将进入相对稳定阶段,年复合增长率预计维持在 15% 至 18%。

技术演进:向高速率、低功耗、低成本和智能化迈进
  高速率:提升驱动力主要来自交换芯吞吐容量和 Serdes 带宽提升
光模块速率的提升是行业发展的核心趋势之一。Serdes 是 ASIC 芯片与外界交换数据的基本单元,光端口带宽为 Serdes 带宽整数倍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光模块的速率从早期的 100G 逐渐提升至 400G、800G,甚至 1.6T。例如,英伟达即将推出的 GB300 芯片预计将在下半年出货,该芯片在交换设备层面进行了升级,将网卡端光模块从 400G 提升至 800G,交换机端光模块从 800G 提升至 1.6T。
  低功耗:光电共封装光引擎(CPO)技术成为未来趋势
随着光模块速率的提升,功耗问题日益凸显。以 400Gb/s 光模块为例,早期功耗为 10 – 12W,预计随着技术进步长期功耗有望降低至 8 – 10W;目前 800Gb/s 光模块功耗为 16W 左右。为解决功耗问题,光电共封装光引擎(CPO)技术应运而生。通过将光引擎与交换芯片合封,可以降低互连 SerDes 功耗及成本,有效降低光模块未来随着速率提升而带来的功耗指数级增长。
  低成本:多途径实现成本降低
降低成本是光模块行业发展的重要目标。主要通过调整机柜布局、DAC 代替光缆、非相干方案长距离拓展等途径实现。例如,在机柜布局方面,采用更紧凑的设计可以减少光纤的使用量,从而降低成本;在传输介质方面,DAC因其成本优势,在短距离传输中逐渐取代光缆;在技术方案上,非相干方案在长距离传输中的应用,也有助于降低成本。
  产业链整合与生态协同深化,提升产业竞争力
  为了增强竞争力、保障供应链稳定,头部企业纷纷加速产业链垂直整合。通过自研光芯片、拓展上下游业务,实现 “光芯片 – 模块 – 设备” 全链条贯通,提升关键元件国产化率,降低对进口芯片依赖。例如,国内一些领先的光模块厂商通过加大在光芯片研发上的投入,成功实现了部分光芯片的国产化替代,不仅降低了成本,还提高了产品的供应稳定性。
  同时,产业联盟与企业合作日益紧密,上下游协同创新蔚然成风。光模块厂商与 AI 芯片、交换机企业深度绑定,联合优化产品性能,共同打造完整解决方案,以适应市场多元化需求。例如,光模块厂商与 AI 芯片企业合作,根据 AI 芯片的特点和需求,优化光模块的设计和性能,从而实现整个系统的高效运行。这种产业链整合与生态协同深化的趋势,有助于推动光模块产业生态的良性发展,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。
  光模块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,市场规模持续扩张,技术创新日新月异,应用场景不断拓展,产业生态日益完善。对于相关企业而言,把握行业发展趋势,加大技术研发投入,积极拓展应用市场,深化产业链合作,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。对于投资者来说,光模块行业因其广阔的发展前景,也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。让我们共同期待光模块行业在未来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与变革。